日前,由解放军空军参谋长王刚中将率领的代表团,对巴基斯坦展开访问。巴空军参谋长巴伯尔上将在伊斯兰堡空军总部亲自接待,规格不可谓不高。那么中方此访所为何事?中巴军事合作未来如何?
7月8日中国空军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
报道称,中方代表团没有绕弯子,直接开门见山,对巴空军在5.7空战中的表现,给予高度赞赏,并称这是“现代空战的标志”。这话从中方口里说出来,远不止是客套和道贺,更是满满地自豪,期待巴方戒骄戒躁,继续精进。
两个月前的印巴空战中,巴空军的歼-10CE战机,在ZDK-03预警机等装备协助下,用霹雳-15E导弹狙杀印军“阵风”,打出了6:0的好成绩,而巴方战机毫发未损。印度四处宣传自己胜了,可至今也没拿出实证,倒是战机和导弹的残骸在社交平台疯传。
这场空战的本质,就是中式作战体系的一次实战验证。从地面雷达锁定目标、预警机指挥、发射导弹,到最后预警机引导摧毁,这一套体系在实战中配合得相当到位,丝毫不差。
泰国空军还专门举行了一场研讨会,并将其列为“现代空战教案”。美国空天力量研究所资深专家迈克尔.达姆也私下承认,中式“杀伤链”堪比美军的“全域联合指管协同”作战概念。
霹雳-15
但若仅仅是称赞,我们也不必派一个代表团了,一纸祝贺发去即可。对于中方而言,印巴空战的实操数据,才是不可多得的宝贝,导弹真实射程数据、印军电子干扰手段及破解效果、无人机预警机及战机联合作战等,这些都是实验室也模拟不出的案例,对中国军工企业的技术改进非常宝贵。
所以,中方主动提出,希望向巴空军学习多域作战实战经验,深入了解一下,巴方在实战中是如何排兵布阵的。虽然论辈分,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师傅,但不可否认的是,师傅也确实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。
巴方的反应也很干脆,巴伯尔上将当场承诺“倾囊相授”。
报道指出,中方听取了巴空军现代化部队结构和战略举措的详细汇报,事后巴方还主动提出,加强与中方在训练和技术方面的合作。实战数据属于核心机密,通常不会对外公开,正因如此,巴方这种毫无保留的态度,才显得弥足珍贵。
巴基斯坦的“枭龙”
对巴基斯坦来说,与中国分享经验看似吃亏,实际上很划算。毕竟只要中国空军强一分,印度背上战略压力就重一分,巴基斯坦的安全压力自然就轻一分。
更何况,巴空军的军费还不到印度的十分之一,硬件一大半靠中国支撑,这次立下战功的歼-10C、巴方自己组装的“枭龙”,都是中方的手笔。巴方还希望进口歼-35,虽然以巴空军的条件,养五代机中队有些困难,但这也说明双方军事合作空间潜力巨大。因此,用实战数据换持续输血,对巴基斯坦而言这笔买卖稳赚不赔。
中巴这次交流,也为双方合作探出了一个模式:中方提供装备,巴方实战验证并提供反馈,中方根据反馈继续改进,再提供给巴方,这种模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。
这次访问的时机也很有讲究。距离印巴空战结束,不多不少刚好两个月,趁着余温未消之际,中国空军高级代表团访问伊斯兰堡,本身就是向印度传递信号。
印度需三思而后行
一方面,印度下次对巴基斯坦动手前,需想清楚,巴方背后站着的是整套中式作战体系;另一方面,解放军将充分吸取巴方的实战经验,在应对高原冲突方面做出调整。
总而言之,此次解放军空军代表团主动上门拜访,远不止简单的祝贺与交流,是中巴在军事安全领域继续深度合作的信号。未来印度若想再造次,将不得不直面来自两大方向的压力与牵制。
可以说,这次印巴空战时间虽短,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,不仅让中式装备大放异彩,启发各国注重体系化作战,更有效改变了南亚的力量平衡。
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